|
在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《我的后半生》里,张国立、佟大为这些老戏骨的演技本该撑起整部剧的口碑,谁曾想半路杀出个"程咬金",硬生生把观众的好感度拽进了泥坑。这位让观众集体破防的演员,正是曾经在国际影坛风光无限的邬君梅。当镜头扫过她饰演的乐水珊在葬礼上嘴角上扬的瞬间,弹幕瞬间炸开了锅:"这哪是哭丧,分明是抢亲现场!""建议查查她是不是收了反派红包"。 要说邬君梅的演艺经历,那可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逆袭故事。16岁那年还在上海读高中的她,被导演黄蜀芹一眼相中,在《青春万岁》里崭露头角。真正让她名扬四海的,是1987年《末代皇帝》里的文绣。为了演好这个末代皇妃,她专门去学了三个月的满语,光是旗袍的盘扣怎么系就琢磨了半个月。正是这份较真,让她成为第一个获得意大利大卫奖提名的亚洲演员。后来在好莱坞闯荡时,她又成了首位在星光大道留星的华人女星,张曼玉、巩俐都曾公开表示是她的粉丝。
可谁能想到,这位国际影后回国发展后,却频频在年代剧里"翻车"。就拿最近的《我的后半生》来说,她饰演的乐水珊在丈夫追悼会上突然笑场的桥段,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疯狂传播。有观众翻出她早年演宋美龄的片段对比:"当年演国母时眼含泪光都能把人心揉碎了,现在怎么连基本的情绪都控制不住?"更让人诟病的是,她在剧中全程端着"国际影后"的架子,台词带着翻译腔,表情管理时而过紧时而松垮,被弹幕吐槽为"AI式演技"。
其实早在去年播出的《六姊妹》里,邬君梅就栽过跟头。她饰演的下岗女工刘美心,本该是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苦命人,可她硬是演出了豪门阔太的派头。有场吃野菜饼的戏,她翘着兰花指小口咀嚼,精致得仿佛在品尝法餐,完全看不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妇女该有的狼吞虎咽。有网友神评论:"建议剧组给她发个奥斯卡,这哪里是演戏,分明是在教观众怎么优雅地啃窝头。"
要说邬君梅的问题,还真不是单纯"演技滑坡"那么简单。翻开她的履历,从《宋家皇朝》到《建国大业》,她演过12次宋美龄,每次都能把这位传奇女性的复杂气质拿捏得恰到好处。可在国内拍家庭伦理剧时,她似乎总找不到北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这和她长期在好莱坞拍戏养成的表演习惯有关。在欧美剧组,演员讲究"释放天性",而国内观众更看重"收放自如"。就像她自己说的:"在美国演戏要像打雷,在中国得像下雨。"可惜这些年她似乎把"打雷"的本事带回了家。
更扎心的是观众对她国籍的敏感。当年她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籍时,就有网友预言"迟早要吃文化隔阂的亏"。如今看来一语成谶——当她穿着高定礼服演农村寡妇,用美式腔调念着家长里短时,观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有文化学者指出:"观众不是不能接受归国演员,而是反感那种悬浮的表演状态。就像让吃西餐长大的孩子突然演陕北农民,总带着股子违和劲儿。" 不过平心而论,邬君梅倒也不是毫无进步。在《我的后半生》里,她为角色设计的旗袍穿搭确实考究,开衩处若隐若现的蕾丝边,把旧上海女子的风情拿捏得死死的。可惜这份精致反而成了累赘——当其他演员穿着粗布衣裳演绎市井生活时,她就像误入百姓家的花瓶,怎么看都别扭。有网友犀利吐槽:"建议她下次演阔太太,这身行头绝对能惊艳全场。"
其实观众真正生气的,是花高价看剧却看到"抠图式表演"。现在打开视频网站,随便点开个古偶剧都是十亿特效,观众早就不稀罕明星的脸蛋了。他们要的是《父母爱情》里梅婷蹲在门槛上择菜的烟火气,是《人世间》里萨日娜佝偻着背捡破烂的真实感。就像有观众说的:"我们追剧是为生活添点味,不是花钱看明星装模作样。"
值得玩味的是,邬君梅在海外发展时,恰恰是靠细腻演技立足的。在HBO剧集《迷离劫》里,她为了演好法国女演员,专门研究了三个月法式慵懒腔调。可回国拍戏时,却总带着股子"国际范"的傲娇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她拍戏时坚持用英语背台词,现场再找翻译转达,这种工作方式难免和本土团队产生隔阂。就像她在采访中说的:"我习惯了用肢体语言讲故事。"可惜在国内观众眼里,这套"国际标准"反而成了不接地气的罪证。
说到底,演员和观众本该是鱼和水的关系。当年陈道明为演好康熙帝,提前半年研读清史;李雪健为塑造焦裕禄,生生把自己饿出浮肿病。这些老艺术家的敬业精神,才是观众愿意买票的根本。反观现在某些明星,拿着天价片酬却连基本功课都不做。就像有编剧吐槽:"有些演员连剧本都不看,全靠现场发挥,演个农民吧,指甲缝里都是美甲油。"
好在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虽然《我的后半生》收视率亮眼,但豆瓣评分只有5.4分,创下央视近五年新低。在社交平台上,#求邬君梅改行#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破亿。有观众戏称:"建议她开个旗袍定制工作室,这身行头绝对比演戏挣得多。"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为她鸣不平:"演员遇到不适合的角色很正常,不能一竿子打死。就像张国立当年演过那么多烂片,不照样凭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翻红?" 站在十字路口的邬君梅,此刻正面临着职业生涯最严峻的考验。是继续端着"国际影后"的架子,还是放下身段重新打磨演技?观众给出的答案很明确:他们要的是《末代皇帝》里那个眼含泪光的文绣,是《宋家皇朝》中隐忍大气的宋美龄,而不是穿着高定礼服在葬礼上傻笑的"花瓶"。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"观众不是你的老师,但永远是最好的考官。"
|